再创历史新高!黄山市年接待游客突破7500万人次!

焦点黄山 2023-11-06 09:51:2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年来,黄山市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出台《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徽州民宿提质增量行动计划》等,加快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持续打响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统筹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

人人都是游客,处处都是风景。

1-10月,黄山市共接待游客7501.17万人次,同比增长59.52%,较2019年增长10.73%;全市旅游总收入663.76亿元,同比增长59.21%,较2019年增长9.21%。

这是继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景区之后,全市范围内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提前两个月超过2019年全年总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日前,记者就此进行采访,探寻黄山文旅的市场流量密码,见证黄山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聚焦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消费者凭芝麻信用享受黄山景区门票、索道先游后付,租车免押金,酒店入住免押金、极速退房等服务,让说走就走的旅游变得更便捷……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全国首个“黄山先游后付·信用游”景区,日前入选文旅部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

聚焦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双向奔赴”,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带动文旅产业加快发展,以高质量旅游供给激发更加强劲的旅游消费势能。

顺应旅游发展新趋势,主动摆脱“门票依赖”,今年,黄山市推出景区门票“免减优”,将每周三设为“黄山市景区免门票开放日”,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全球游客免门票开放;发放文旅消费券、亚运会消费券,激发游客出行热情,拓展文旅消费需求。

以新安江夜游景观带为轴线,以夜间演艺秀、特色美食小吃街、体验式旅游购物街等为载体,黄山市创新夜间文旅消费场景,丰富夜游、夜宴、夜演、夜购、夜娱、夜宿等业态,形成“月照七星、众星拱月”夜间品牌矩阵,推动夜间经济向着产业多元、场景融合进阶。

如何将“流量”变“留量”?黄山市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培育摄影写生、非遗演艺、研学修学等新兴业态,打造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体育赛事等产业集群,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民宿品牌、文创产品和节庆赛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玩起来。

将文旅业态融入“山水村夜”

让乡村旅游“出圈出彩”

立足文化、旅游、自然、生态多重叠加优势,黄山市以徽州村落为载体,加快构建“山水村夜”文旅新坐标系,全面打造“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品牌,探索形成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黄山模式,引领带动更多乡村成为展示创意、品味生活、寄托乡愁的空间和有魅力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黄山市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出台《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徽州民宿提质增量行动计划》等,加快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持续打响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统筹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培育“摄影村”“文创村”“非遗村”等精品主题村,实施百佳乡村书屋和百佳咖啡屋“双百计划”……黄山市活化利用古村落,推出“体验足”“小轻新”“小而美”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发展休闲、美食、住宿、夜游、研学等复合型新业态,促进传统村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格局。

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山地车公开赛、古道越野赛、油菜花节和朴蔓草地音乐节,非遗表演、民俗展演、赏秋晒秋、自驾露营和美食品鉴,露营烧烤、亲子研学、汉服旅拍和篝火派对……全市乡村旅游涌现新业态、新玩法,丰富了游客的旅行方式,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03

培育世界级吸引物

把黄山打造成游安徽必来之地

黄山是长三角的南翼门户,也是皖浙赣闽四省通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黄山的发展联动半径更大。今年以来,黄山市高质量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把黄山打造成游安徽必来之地。

加快构建“1+7+N”总体布局。做强大黄山龙头,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新安江诗画长廊、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皖南古村落满天星、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长三角休闲旅游大花园、都市休闲美食文化街区,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实施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工程、高质量旅游能级提升工程、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工程、文旅消费促进工程、乡村旅游精品示范连片工程、徽文化振兴工程、文旅品牌传播工程、文旅服务品质提升工程,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深度聚焦“一核十极”空间布局。我市扛起“大黄山”责任担当,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等高端服务业,强力推进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景区、度假区、休闲小镇、休闲街区,辐射带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域高质量发展;携手池州、安庆、宣城,加快把大黄山建设成为“两山”理念实践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外开放新平台和长绿长青、五彩缤纷的美丽大花园。

健全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体系。黄山市加强交通干线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景区之间公路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10月26日,昌景黄高铁全线试运行,串联起英雄城南昌、世界瓷都景德镇、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黄山风景区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形成跨越皖赣两省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游安徽必来之地”又添“快进通道”。

04

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

用国际语言讲好黄山故事

今年来,黄山市举办一系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全方位推介唐诗宋词的烟雨徽州、水墨写意的秀美黄山,不断扩大黄山朋友圈和影响力。

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国际一流,黄山市加快构建大黄山国际传播矩阵,持续打响“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向全球推广黄山和徽州两大顶流IP。《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形象宣传片登陆日本、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及香港等地区,“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绽放,向世界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可亲可爱可敬的新黄山。

用国际思维讲好大黄山故事,以新的表达、新的方式,把黄山时时精彩、处处精致、人人惊喜的魅力更广泛传播出去。黄山市市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先后举办一批影响深远的国际会议,推出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紧跟世界潮流的旅游新业态,不断刷新外界对黄山的认知和印象,提升大黄山品牌传播力影响力,让黄山成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国际会客厅”、展示祖国大好河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来源:黄山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