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示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9年12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将休宁县万安老街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我局委托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年)》。2020年12月4日,在休宁县召开规划评审会,原则上通过该规划,2021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一步组织专家审查,现已结合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现就主要内容进行公示。
1.保护现状
1.1区位分析
万安老街,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位于休宁县东郊。街道整体沿横江发展,南临新安江上游支流横江,东倚古城岩,西南部为玉几山,北部松萝山。万安老街对外联系以齐云山大道(G205)为主,向西联系休宁县城公路网,向东至屯溪市区、黄山北高铁站及黄山屯溪国际机场。万安老街距京台高速出入口、黄山北高铁站、黄山屯溪国际机场的距离分别为3公里、10公里、15公里。
1.2历史沿革
休宁县治五迁,易地四处,历史上万安两度成为休宁县治。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万安老街经历兴衰沉浮。三国至隋朝起步发展时期,万安(今古城岩)为休宁县治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末至元朝崛起时期,万安(今古城岩)为统辖六州的一方重地;明清鼎盛时期,万安老街为商贸重镇,古徽州重要的水运码头;民国衰落时期,万安老街水运渐失优势,商贸重镇地位逐渐丧失;2008年,万安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2012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休宁县万安老街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
1.3资源条件
1.3.1自然资源
万安老街区域自然环境优美,南临新安江上游支流横江(又称汶江),福寺河、吴田河穿万安老街而过。东倚古城岩,西南面为玉几山,北面是松萝山,山体峰峦叠嶂、林木苍翠、物产丰饶,同时河流交错、土壤肥沃、沟渠纵横。
1.3.2人文历史资源
(1)物质文化资源
1)整体格局及街区风貌
万安老街整体格局望山临水,塔镇地脉。老街格局肌理鱼骨状分布,紧邻横江,山塔江桥,环境优美,自古就有徽州版“清明上河图”的美誉,两侧店铺作坊林立,又有“一线天”街市之称。
2)建(构)筑物遗存
万安老街物质遗存丰富,建筑风貌保护较好,街区内现已确定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行知启蒙馆),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鲁衡涵记老店和富来桥)、9处不可移动文物和62处历史建筑。
3)历史环境要素
万安老街现仍保存丰富多彩的历史环境要素,主要包括13条传统历史风貌的街巷(大社巷、森茂巷、皂荚巷、石灰巷、当铺巷、林亭巷、火烛巷、屯溪巷、益隆巷和3个无名巷)、12处古码头(渡人码头1处、私人码头2处,货运码头9处)、3座古桥(富来桥、轮车桥和观音桥)。
(2)非物质文化资源
万安老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繁多,类型丰富,高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1项,县级非遗1项,其他未定级多项。其中,传统工艺方面,主要有万安罗盘制作工艺、松萝茶制作工艺、“杜”字虾米豆腐干制作工艺、杆香糖制作工艺等;历史人物方面,主要有陶行知、汪华、汪士慎等;岁时节庆方面,主要有农历四月初十庙会、农历二月二物资交流会等;宗教文化方面,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文化艺术方面,主要有歌谣(松萝茶)、杂剧《广陵月》、传奇《狮吼记》、《题古城岩》、《游古城庙偶作》等。
2.保护范围
2.1核心保护范围
核心保护范围西至上街轮车桥;东至下街屯溪巷;北至万安老街北侧沿街建筑边界;南至横江南侧50米范围,面积约为14.0公顷。详见图示。
2.2建设控制地带(Ⅰ类)
Ⅰ类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西至吴鲁衡涵记老店西侧30米、东至观音桥西侧100米、南至立新村南侧范围、北至万安镇政府南侧范围。范围面积约为21.38公顷。详见图示。
2.3建设控制地带(Ⅱ类)
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西至滨江路、东至吴田河;北至齐云山大道、南至横江南侧200米,范围面积约为51.52公顷。详见图示。
2.4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区划
划定陶行知启蒙馆保护范围为四周围墙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米。吴鲁衡涵记老店保护范围为四周墙基外,东、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东、西各10米,南、北各15米。富来桥保护范围桥基外,东西各2米,南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东西各4米,南北各10米。详见图示。
划定其他9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为四周墙基外,东、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5米。详见图示。
2.5历史建筑保护区划
划定62处历史建筑保护范围为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详见图示。
3.保护内容
4.保护控制规划
4.1景观视廊保护
严格保护万安老街与古城塔观山视廊、万安老街与水南片区景观视廊、横江滨水景观廊道、古城岩与水南片区景观视廊。
4.2街巷格局、传统水系和滨水空间保护
严格保护万安老街内鱼骨状的明清街道格局,确定10条重点保护街巷(大社巷、皂荚巷、森茂巷、吴家巷、林亭巷、石灰巷、当铺巷、屯溪巷、火烛巷、益隆巷)。
严格保护横江、福寺河、吴田河水系,强调横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效益,确保生态红线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横江南岸永久基本农田区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4.3建筑高度控制
(1)重点建筑保护范围内高度控制
文物保护单位:维持原有建筑高度,不容许在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
历史建筑:维持原有建筑高度。周边10米范围内有高度超过重要历史保护建筑的建、构筑物,应降低层高或拆除。
(2)核心保护范围内高度控制
核心保护范围内建构筑物应控制在2层以下,檐口高度不超过7米,屋脊高度不大于9米。详见图示。
(3)建设控制地带内高度控制
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三层,新建二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大于7米,屋脊高度不大于9米;新建三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大于10米,屋脊高度不大于12米。详见图示。
Ⅱ类建设控制地带:建筑层数不得超过四层,新建四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大于14米,屋脊高度不大于16米。详见图示。
历史资料图
文物古迹分布图
保护区划图(二)
历史街巷保护规划图
历史街区展示与利用规划图
文保单位图则-吴鲁衡涵记老店
文保单位图则-陶行知启蒙管
文保单位图则-富来桥
来源:休宁县住建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