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1小时上黄山,屯溪会不会被边缘?

焦点黄山 2025-07-07 08:50:5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绩溪正借S456与黄山景区打通,塑造“徽文化+生态山水”的旅游门户形象;黄山区则有东大门索道和谭家桥服务中心,正在成为新一极的“北黄山”进山口。但真相是:只要转型得当,屯溪可以不被边缘,反而成为“留得住人、玩…

真相没那么简单

黄山风景区的“东进北扩”正在加速

S456通车在即,东大门索道2026年投入运营,黄山旅游T1线也已正式启动……一场由交通主导的全域旅游重构,正悄然展开。而位于黄山山下、拥有城市生活质感的屯溪,正在迎来一个重要拐点:是继续做“黄山中转站”,还是重新定义自己,在新格局中杀出一条路?

本篇将带你看清楚——在黄山旅游新版图中,屯溪是被边缘,还是迎来重生?

01

交通重构时代:屯溪不再是唯一通道

01

S456通车:绩溪1小时进山,绕开屯溪更近

7月10日即将通车的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将绩溪至黄山风景区的通行时间从原先的1小时40分钟缩短至1小时左右。这意味着来自宣城、苏南、上海等方向的游客,不必再经屯溪中转,可直接进入黄山北部景区。同时,该线路也实现了绩宁高速与合铜黄高速的互联互通,大大优化了黄山北部的旅游通达性。

02

东大门索道:2026年开通,打破“汤口独大”

黄山东大门索道项目位于黄山区谭家桥镇与东海景区之间,计划于2026年建成运营。届时,游客将可从东侧直达景区核心区域,不再需要集中从汤口上山。这不仅缩短了绩溪至景区的路径,也将东山片区的资源优势全面释放出来。

03

T1线单轨:高铁下车即可直达翡翠谷、汤口、谭家桥

2024年5月,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联合体中标,总投资超114亿元。这是一条连接黄山北站与黄山东大门服务中心的轨道快线,全长43.71公里,设8座地面车站,包括西溪南、潜口、呈坎、富溪、汤口、翡翠谷等节点,设计时速100公里,实现“高铁站下车即进山”的无缝衔接。

图片来源于:黄山日报

小结:

随着S456、东大门索道和T1线的陆续落地,黄山旅游从“以汤口为中心”的单一线性通道,升级为‘多点接驳、多通道进山’的全域互联格局。这对屯溪来说,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02

屯溪的角色,正在被“边缘化”?

中转地位不再唯一

过去,游客到黄山几乎都得“先到屯溪”,如今无论来自绩溪、黄山区,还是经黄山北站抵达的旅客,都可能选择更快、更近的进山方式,绕过屯溪城区。

旅游消费链条或被压缩

从高铁直奔景区、上山即打卡的“快旅快走”,意味着屯溪的老街、酒店、餐饮、文创消费面临“留不住人”的现实挑战。

周边竞地崛起,门户地位动摇

绩溪正借S456与黄山景区打通,塑造“徽文化+生态山水”的旅游门户形象;黄山区则有东大门索道和谭家桥服务中心,正在成为新一极的“北黄山”进山口。屯溪曾是“上山前的起点”,如今可能变成“路过的背影”。

但真相是:只要转型得当,屯溪可以不被边缘,反而成为“留得住人、玩得更久”的城市型目的地。

03

屯溪应如何破局与重构?

从中转地变成目的地:

做“城里也能玩”的黄山城市客厅

1.挖掘屯溪老街、新安江、黎阳in巷等历史文化资产,融合演艺夜游、非遗集市、微旅行等形式,打造黄山的“夜文化名片”;

2.塑造“住在屯溪”的品牌,围绕高铁到、城中住、景区玩重新组织服务体系,强化首晚必宿地位;

3.打造“夜屯溪”IP,提升夜经济场景的文化品质与社交吸引力。

人口、酒店、人才,高密度资源是屯溪的底气

屯溪拥有黄山市最集中的常住人口、最完备的酒店等级结构、最成熟的商业配套。同时依托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具备旅游人才培育与文化产品创意孵化能力,是城市型旅游的天然承载地。

从交通节点升级为全域旅游服务中枢

1.建设“智慧旅游运营平台”,将黄山北站、T1线、旅游公交、接驳车、导览、票务等资源整合,形成数字化游客调度系统;

2.盘活“皖赣铁路”文旅资源,打造文旅主题列车、沿线风景慢行带等体验,重拾黄山早期铁路进山记忆;

3.将屯溪打造成黄山全域旅游的“调度中台”“服务后台”,实现城市服务反哺景区运营。

构建多元体验闭环

打造“城市即景区”的目的地形态

1.联动周边高价值资源,如呈坎、西溪南、齐云山等,打造文化+康养+自然的短途旅居环线;

2.加快建设屯溪国际会展中心,引入文旅+科技、旅居+康养、研学+设计等新会展项目,形成常态化人流引擎;

3.举办城市音乐节、徽菜美食节、城市徒步活动、夜江派对等品牌事件,激活“生活化旅游”场景,吸引游客深度停留。

结语

未来的黄山旅游,将不再是“从屯溪进山”,而是“在城市中旅行”。进山的路径在变,城市的价值正在重估。屯溪,只要敢转型,就不怕被绕开。你觉得未来黄山旅游的主通道会是哪条?

来源:住在黄山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