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

焦点黄山 2022-01-14 09:22:3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屯溪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

——2022年1月7日在屯溪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排名前列次会议上

屯溪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披荆斩棘、克难而进——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回首这五年,我们收获了鼓舞人心的重磅荣誉。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列入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三捧“长安杯”贡献了“屯溪力量”、展示了“屯溪担当”。2020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中,首次进入A类县表彰行列,在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获得排名前列名,均创历史较好成绩。

回首这五年,我们取得了赶超跨越的亮眼成绩。全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占全市比重达24%,年均增长7.2%,人均GDP突破7.6万元;常住人口平稳增长,达291188人,净增61857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9.3%;市场主体总量达3.6万户,占全市比重近1/4。民营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考核获全省通报表彰。入选全省人才强区培育典型。

回首这五年,我们书写了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明确生物科技、电子及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建筑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等七大产业发展格局,三次产业比重为2.5:28:69.5。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连续4年获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黎阳镇入选首批全省特色旅游名镇,屯溪老街特色产业园获评优秀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黄山置地入选安徽省民营企业服务业百强。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和“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区”称号,奕棋镇徐村入选高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回首这五年,我们打造了近悦远来的美丽家园。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新安江屯溪段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江南新城(阳湖片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完成,新建和改建污水管网35公里、道路7条,南滨江路蝶变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镇海桥修缮完工顺利通行。投资3.6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46个。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清零”,累计签约5708户、87.5万平方米。列入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域开展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农村道路、饮水、卫厕、污水纳管排放等全面提升,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7个,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历史性变革。兖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凤霞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南溪南村入选首批省特色旅游名村。

回首这五年,我们交出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勠力同心、向险而行,用担当奉献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全省抗疫及防汛救灾先进表彰。滚动实施51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超68亿元。就业创业工作连续三年获省政府通报表彰。百鸟亭小学建成使用,改扩建学校6个,新增学位4230个,通过高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区评估认定。完成区口腔医院和4个镇(街)卫生院(中心)改造搬迁。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重装开馆。区关工委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黎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阳湖司法所入选全国先进司法所,屯光镇综治中心入选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

回首这五年,我们汇聚了忠诚担当的坚实力量。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严强转”专项行动和“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等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三公”经费支出年均下降8.6%。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1件、政协委员提案553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B类件综合转化率达92.2%。深化机关效能建设,12345平台累计办理群众诉求2.8万件,政府网站暨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公开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昱城情”入选安徽省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十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本届区政府任期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五个年”活动和“四千工程”,持续开展“两重双比双增擂台比武排位赛”,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生产总值224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属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亿元、增长1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

(一)项目投资步入“快车道”。持续推进“双百工程”,38个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3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9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龙骏生物等50个项目全面建成,中创精密、万创度假研学基地等54个项目加快建设。成功举办“长三角·名企黄山行”暨屯溪区“双招双引”推介活动和排名前列届黄山干细胞应用与成果产业化论坛,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大会、黄山发展大会,领益通信、聚禾云播、3D打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市外内资71.6亿元。全力抓好对上争取,累计争取上级资金6.45亿元。强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劝退低效企业5家,盘活用地202亩。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全面落实各级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二)产业发展形成“新亮点”。新型工业提质增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科技成果登记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市前列。黄山工业泵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博蓝特获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金屹电源获评省级高成长型小微企业,徽扬物联获省级首版次软件认定,楚沅生物、领略生物入选创新创业大赛国家赛优秀企业。九龙园区实现税收1.44亿元,科创园入选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文旅融合加速发展,成功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花山世界、屯溪夜市、黄山不夜城等“夜间经济”新地标建成运营,黎阳in巷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实现旅游接待量1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6.3亿元。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成功举办全区首届电商直播大赛,阳湖镇、奕棋镇查塘村分别荣获省级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镇、示范村称号。黎阳休闲小镇入选2021年中国特色小镇50强。出台《关于扶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筑业集聚区完成概念性规划。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市排名前列“田园徽州”品牌线上、线下旗舰店正式开业,屯光镇顺华果园入选省示范家庭农场。

(三)改革开放跑出“加速度”。积极跟进落实市“六大改革”部署,财政体制、土地出让改革有序推进。镇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长三角“一网通办”加速推进,“跨省通办”事项满意度达100%。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国投集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统筹推进“三农”领域改革,在全市率先设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村产权交易额突破540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2个。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方位推进“融杭接沪”,深化与浙江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对接合作,法哲罗等项目签约落地,黄杭“科创飞地”挂牌运行。加大外贸企业培育力度,年度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14家,外贸进出口总额1.66亿美元、增长40%。

(四)生态宜居刷新“高颜值”。统筹推进智慧停车、智慧照明、智慧交通、智慧小区等项目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黎阳公园全面建成。完成年度21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完善提升项目。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小区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市医院妇幼分院地块、老一中二期地块征收任务。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首轮首测。深入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整改任务。扎实开展新安江中心城区段“两禁一限”和“两高一场”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建立“环长制”和跨区县联合“河长制”,新安江屯溪段获评全市排名前列省级幸福示范河湖。积极创建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成全省排名前列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

(五)乡村振兴打出“组合拳”。挂牌成立区乡村振兴局,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完善防贫监测帮扶体系,建立“四级网格”265个,顺利通过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估。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和4个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林瑶路获评省级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亚行贷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基本完工,生活污水全面实现纳管处理。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百花齐放”,累计种植花卉面积达30万平方米。建立“田长制”责任体系,完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1000亩果蔬基地提升任务。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快递进村”全覆盖行动,9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快递通达。打造环屯溪特色采摘产业带,禾谷耕舍等3家单位入选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

(六)民生福祉实现“好成色”。11个安置区、4733套安置房全部完成房屋产权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完成率89.3%。33项省定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13.2%。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397人。社会保险提标扩面,社会救助持续完善,34户92名城镇困难群众实现稳定脱困。区属公办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小学“5+2”课后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加快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新冠肺炎疫苗累计完成接种超50万剂次。市八运会实现金牌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排名前列。区消防指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阳湖镇、昱东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实现全覆盖。黎阳街社区入选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外事侨务、工商联、老干部、供销、史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民族宗教、红十字会、气象、工青妇、文联、残联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铸就辉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实干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屯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屯溪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任重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高新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建管、乡村振兴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高品质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存在一定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任务艰巨;少数干部理念不新、视野不宽,担当精神、专业能力有待增强,不作为、慢作为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加以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锚定目标、笃行不怠——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屯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型升级、赶超跨越的重要窗口期。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屯溪区要强化集散和服务功能,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这是市委立足新起点、面向新征程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是赋予屯溪的时代使命。全区上下要对标对表、聚焦聚力,拉高标杆、奋力突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打造“五个之城”,推进“开放+”、深耕“科创+”、坚定“旅游+”,强化集散和服务功能,高标准实施美丽现代都市区、时尚现代都市区、高品质现代都市区建设“三大工程”,加快打造美丽新城区、全域大花园、乡村新样板,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在建设生态型国际化高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中作出首位贡献、展现硬核担当、树立示范标杆。

美丽现代都市区展开新画卷。聚焦城乡融合、生态宜居,以一流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统筹空间拓展、城市更新和精细管理,让城市更宜居、更宜业、更宜游。以一流创意引领乡村发展,打造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新乡村,展现“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的现实图景。以一流标准擦亮生态底色,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时尚现代都市区绽放新光彩。聚焦创意创新、产业高端,精心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突出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意赋能现代服务业提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构建充满现代气息、创意时尚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打通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堵点,全面“融杭接沪”,构筑一批合作平台、招引一批时尚品牌、汇聚一批高端人才,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高品质现代都市区实现新突破。聚焦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努力让老百姓笑容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屯溪、法治屯溪。

脚踏实地、踔厉奋发——2022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开局之年,必须迈好排名前列步、展现新气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属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以上;引进市外内资增长15%;旅游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1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9.5%以上。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从八个方面做好答卷。

(一)全力汇聚赶超跨越新动能

深入实施“双百工程”。坚持“项目为王”,努力以投资结构改善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加大重点项目常态化调度力度,完善领导包联、专班推进、专员负责等工作机制,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限倒逼进度、用督查倒逼落地,确保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启动建设三江口、半月湾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安兰亭二期、3D打印、西车新能源等项目,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60个以上、竣工项目50个以上。动态优化重大项目储备库,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市场资金投向,聚焦“两新一重”、产业创新、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强化精准谋划,积极对上争取,确保新增谋划项目100个以上,对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5亿元以上。

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排名前列战场,着力打造“双招双引”强磁场。突出产业招商,坚持“招来一个企业、引进一个团队、赋能一个产业”,瞄准省、市、区重点产业,绘制新兴产业发展“施工图”“招商图”,着力引进更多头部企业。突出专业招商,加快组建产业研究、驻点招商、尽职调查专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预审评审制度,提高项目签约落地的成功率。突出精准招商,重点瞄准长三角地区以及央企国企、实力民企,运用好商协会招商、资本注入式招商、反哺式招商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招商活动。突出全员招商,建立“区级领导带头招商、‘链长’单位全程负责、镇街跟进优化服务”的“双招双引”新格局,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工业项目20个,到位市外内资82.3亿元。

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用地保障,积极争取优化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用足用好林地异地占补平衡、开发区差别化用地、农村土地资源盘活等支持政策,全面提升规划、报批、征迁等前期工作效能。重点做好老一中周边、党校东侧等5个地块的挂牌出让,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加强资金保障,用足用好“4321”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金融政策,新增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6亿元以上。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争取力度,额度不少于上年度。加快建立成熟的基金模式,充分发挥国资国企作用,拓展项目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服务保障,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提升驻企服务实效,主动为项目推进想办法、清“路障”、解难题。

(二)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提速平台建设。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坚持重点产业平台区领导包联制度,推动平台建设再提速。加快建设城市健康公园,启动帅鑫片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安置区建设,按照“小综合+特色专科”模式,提速区医院新院区前期工作,力争启动建设。加快双融双创产业园建设,强化与浙江一亿中流合作,力争在合作模式、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建筑业集聚区落地,丰富产业和业态内容,促进本土建筑企业提质增效和外部优质建筑企业招引进驻,打造创新型成长型建筑企业总部基地,构建徽州古建产业链,打响“屯溪建造”品牌。持续优化科创园市场化运营管理,支持企业提升科创能力,力争科创园税收增幅达20%以上。深化九龙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园区“标准地”制度,继续开展低效企业劝退和“五未”土地处置,盘活低效用地200亩以上。推动法哲罗、黄山工业泵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促进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新进企业达能满产,力争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税收增长10%以上。

提质新型工业。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推动电子及新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重点以博蓝特、领益通信、振州电子等企业为基础,鼓励企业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学研成果转化,向光通信芯片、5G通信、直流电容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转型,全年实现产值突破12亿元、规上企业达14户。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向服务型延伸,以黄山工业泵、良业智控、拓达科技等企业为重点,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支持鼓励企业建设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打造“安徽工业精品”和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争创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全年实现产值突破11亿元、规上企业达17户。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向高端化升级,依托龙骏生物、法哲罗、中皇制药等企业,培育向医疗器械、药物制剂、生物试剂、化妆品等高端方向延伸,全年实现产值突破5亿元、规上企业达4户。

提升现代服务业。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抢占内贸市场,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借力滨江文化旅游街区建成运营,促进屯溪老街、滨江街区、黎阳in巷三街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响“新安月夜”品牌,推动黄山不夜城升级改造,提速花山谜窟花山花海夜游项目建设,创新“非遗进夜市”。实施徽州民宿提质增量行动,力争新增高端民宿3家以上。大力发展徽菜产业,实施徽派美食行动,支持龙头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拓展外贸市场,培育更多区域外贸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8亿美元。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造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培育年销售额千万元的电商企业2家以上、限上商贸企业12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软件信息技术、科研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短视频及直播为重点方向,依托徽扬物联建设物联网企业孵化中心、聚禾云播建设5G云播基地、展睿文化打造文创产业集聚区,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

(三)全力激发内拓外联新活力

 深化重点改革。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教育体制、土地出让等“六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全省一单”统一规范标准,优化镇街权责清单,厘清区镇职责边界。扩大“办好一件事”等集成服务办理范围,优化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继续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化事业单位编制资源配置。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升国投集团创新融资和产业投资水平,着力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建立区政府与民营企业家联系制度,一体化设计政策兑现、定期评估、风险补偿、容错纠错等机制,更加精准地滴灌到市场主体“最渴望”处。

深化科技创新。认真落实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持续实施高新战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2%、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以上。引导实体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新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不少于6项。支持企业自建或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争创省、市技术创新中心。实施质量提升“六大工程”,开展品牌建设“四大行动”,创建2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企业上云”,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力争“数字化车间”企业、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创建实现新突破。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持续优化“招才引智”政策体系。

深化开放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入实施“融杭接沪”战略,建立常态化对标沪苏浙工作机制,深化与西湖区、桐庐县、吴江区等地战略合作,深入实施“四千工程”,引导广大干部走出去、沉下去、跑起来。加强与浙江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深度合作,推动“四个一”工作尽快落地。深化与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对接协作,加强与苏州工业园、太仓高新区和杭州城西科创集聚区对接联系,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外溢。

(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巩固提升专业蔬菜基地1000亩。全域推进茶园绿色防控,发展以“屯绿”为重点的茶叶种植基地,促进茶文化交流展示,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6亿元。发展草莓、提子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高标准推进环屯溪特色采摘产业带。探索“一村多企多产业多模式”的产业发展道路,引导农民投身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培育一批乡村产业实体,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持续推进“158”行动计划,深化“一县一业”示范区创建,培育农产品加工基地2家,争创省级长三角农产品加工基地。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完成三充、南溪南等5个村庄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快示范数字乡村建设,建立一批农业物联网运用示范基地。促进村庄绿化提质,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15个市级自然村整治项目验收。提速凤霞、江村等8个重点村建设,力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达到先行示范标准。坚持以建设景区的理念、创建4A的标准,全面建成南溪南、朱村、三充、傍霞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建设全域生态美丽大花园。深入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全省“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率先打造屯溪版的“新安山居图”。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帮扶农村低收入群体,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丰富“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提升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等农旅融合产品质量效益,发展徽派乡村美食、非遗手工制作等乡愁经典产业,培育一批乡村旅游人才,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建立区级“两山银行”、镇级“振兴公司”、村级“强村公司”。深化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积极探索“政府+村集体+社会资本”三方合作联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增强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力争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达40%以上。

(五)全力提升现代都市新风貌

高标准建设城市。推进美丽宜居城区建设,争创省级城市更新示范片区。加快推进黎阳镇率水路、党校东侧红星路改造和隆阜老街综合改造提升等项目。实施1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适时启动市政处、帅鑫片区、红星北路等地块征收工作,完成教师新村、原区公安分局宿舍地块征收任务。建设人才公园,加快戴震公园综合提升,打造一批精致、美观的口袋公园、城市驿站。大力抓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促进“小三线”等历史遗存开发,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全力打造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的现代都市区。

高水平精细管理。巩固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统筹推进亮化、美化、彩化行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持续开展“两高一场”周边环境整治和“两禁一限”、餐饮油烟、渣土运输等“微治理”行动,提高路面见警率、见勤率。继续推进垃圾分类,确保实现三年全覆盖目标。加强“红色物业”创建,打造“红领管家”品牌,进一步推动物管小区管理规范化。加快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促进“数字屯溪”数据归集、资源共享,落地更多应用场景,塑造城市数字化、智慧化时尚图景,努力推动城市管理由干净有序的1.0版、品质气质的2.0版向智慧智能的3.0版跃升。

高品位塑造气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昱城公益”志愿服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宣传活动,滋养创意创新、拼搏实干、开放包容、守望相助的城市品格。做大城市“流量”,承接中国旅游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庆活动以及新安江龙舟赛、广场舞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继续举办“食神大赛”“黎阳文化艺术节”、摇滚音乐节等特色文艺活动,着力打造一个城市主题IP、一批网红达人,推动“网红经济”“流量经济”持续升温。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开放服务水平,推进4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

(六)全力厚植绿色转型新优势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面积10平方公里,森林抚育7000亩。深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建设珮琅河生态廊道,完成占川河省级幸福示范河建设。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巩固化肥减量增效成果。推进秸秆粪污“两利用”,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秸秆利用率保持在91%以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环长制”,持续推进“清废行动”问题整改、园区污水处理和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全国先进。

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实践“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两山”转化新路径。高标准协同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参与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创建。探索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积极做好林业碳汇交易基础工作。

深化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申报高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聚焦国家“双碳”战略,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机制,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探索形成区域性碳交易体系,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开展重点行业绿色化、清洁化、循环化改造,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支持社会主体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空间,营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全力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保障社会民生。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安全线,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工程考核继续保持全市先进。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服务体系,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4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落实国家促进共同富裕制度安排,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推进城镇低收入群体关怀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居民较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留守群体关爱服务,大力发展养老、助残等福利和慈善事业。

繁荣社会事业。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坚持“办好教育”理念,优化教育集团管理,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柏山小学扩建项目,实施现代实验学校、大位小学扩建和柏树小学教学楼新建工程。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处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抓好三孩生育及配套支持政策落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化托幼一体化服务,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省十五运会。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强化全民国防教育,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后备力量建设和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继续支持关心下一代、工青妇、工商联、残疾人、老干部、红十字会、文联、史志等工作,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档案、气象、供销等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促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深化法治屯溪建设,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做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铸安”行动,落实综合性消防救援装备发展规划,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提高防灾救灾减灾能力。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持续降低增量、化解存量。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积极参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做好防火、防汛、防溺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屯溪。

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对新潭镇托管的各项具体要求,持续加大对新潭镇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助力新潭镇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八)全力彰显自身建设新成效

永葆忠诚品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推深做实政治监督,确保贯通到底、落地见效。

践行法治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坚持把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和统计监督,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锤炼实干作风。坚决打破安于现状、小进则满思维,坚决克服“躺平式”“等一等”“转陀螺”“唱空城”等不良倾向,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促进履职尽责、争先进位、勇创一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推动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全力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将心比心、真心实意对待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守清廉底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有关规定。树立面向基层、突出实干的用人导向,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有市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健全正风肃纪反腐长效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严查各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志存高远的正气、加速崛起的志气,忠诚尽职、埋头苦干,奋力起跳、奋勇争先,为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屯溪区政府办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